时间就是大脑,时间就是生命。脑血管疾病具有高发病、高致残、高致死、高复发率的特点。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其危害性日趋严重。
自我院卒中绿色通道建立以来,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率不断提高,DNT时间逐月缩短。在我院多学科密切合作下,针灸脑病科神经介入团队先后开展了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桥接动脉机械取栓治疗及颅外动脉支架置入等相关手术。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两个案例。
案例一:脑动脉机械取栓治疗
女性,77岁,胸闷憋气间歇性发作10余年,因近一周症状加重并伴有双下肢水肿入住我院老年病科。患者既往有“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病史。入院诊断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功能Ⅲ级(NYHA分级);心房颤动等。
患者住院期间突发双眼向右凝视、言语障碍及左侧肢体完全瘫痪等症状,急查头颅CT并请相关科室会诊后,诊断为急性脑梗死,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SA)检查确认患者存在右侧大脑中动脉闭塞,行静脉溶栓桥接动脉机械取栓治疗。
案例二:颈动脉支架置入术
男性,74岁,因头晕3天入院,既往存在高血压病、脑梗死病史。入院完善相关检查,其中颈动脉超声提示患者右侧颈内动脉起始部重度狭窄(70%-99%),结合患者病史、症状和体征,存在介入治疗适应症。
经患者及家属同意,进行充分术前评估和术前准备后,行DSA检查,DSA提示患者右侧颈内动脉C1段狭窄,狭窄率达80%。随后在保护伞的保护下,在右侧颈动脉狭窄处置入颈动脉支架1枚,术程顺利,术毕观察1天后出院。
脑卒中为脑血管疾病的主要临床类型,包括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其中,缺血性卒中大约占70%左右,可以由颅内血管或入颅前血管病变引起。脑卒中发病突然,临床表现多样,如肢体麻木或无力、口角歪斜、说话不清、头晕、视力模糊等,尤其是伴有高龄、高血压、心脏病、高脂血症、糖尿病、吸烟等为高危人群,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神经介入诊疗手术
神经介入诊疗手术包括全脑血管造影术、脑血管成形术及支架置入术、脑动脉机械取栓术、脑动脉瘤栓塞术等。全脑血管造影可以全面、精确、动态地显示脑血管的结构和相关病变,是诊断脑血管病的“金标准”,对于存在介入治疗适应症的患者,应及时进行手术治疗,避免脑卒中的发生。
全脑血管造影
适应症
1. 怀疑血管本身病变或寻找脑血管病病因;
2. 怀疑脑静脉病变;
3. 脑内或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因检查;
4. 头面部富血性肿瘤术前检查;
5. 了解颅内占位病变的血供与邻近血管的关系及某些肿瘤的定型;
6. 实施血管介入或手术治疗前明确血管病变和周围解剖关系;
7. 急性脑血管病需动脉溶栓或其他血管内治疗;
8. 头面部及颅内血管性疾病的治疗后复查。
3
脑动脉机械取栓
适应症
1. 急性缺血性卒中,影像学检查证实为大动脉闭塞;
2. CT排除颅内出血;
3. 前循环闭塞发病时间在6h以内;前循环闭塞发病时间为6-24h,经过严格的影像学筛选后可推荐血管内治疗;后循环大血管闭塞发病时间在24h以内,血管内治疗是可行的。
4. 患者或法定代理人签署知情同意书。
我院自建立卒中绿色通道以来,在急性脑血管病诊治方面,紧跟国内国际前沿理念,脑卒中救治能力和技术水平显著提升,目前常规开展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动脉机械取栓、脑动脉支架置入等介入治疗手术。同时,继续发挥中医特色治疗手段的优势,如中医中药辨证施治、卒中后针灸治疗、中医康复治疗等,完善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技术,将让“滨城”卒中患者就近就能得到最及时有效的诊治。
|